[问答题]

案例:
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.性质,发展学生推理能力.几何直观能力等,一节习题课上,甲乙两位教师各设计了一道典型例题。
【教师甲】
如图1,在边长a的正方形ABCD中,E为AD边上一点(不同于A,D),连CE,在该正方形边上选取点F,连接DF,使DF=CE。请解答下面的问题:
(1)满足条件的线段DF有几条
(2)根据(1)的结论,分别判断DF与CE的位置关系,并加以证明。

【教师乙】
如图2,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,E,F分别为AD,AB边上的点(点E,F均不与正方形顶点重合),且AE=BF,CE,DF相交于点M。证明:
(1)DF=CE;(2)DF⊥CE。

问题:
(1)分析两位教师例题设计的各自特点。(10分)
(2)直接写出教师甲的例题中两个问题的结论(不必证明)。(4分)
(3)结合两位教师设计的例题,你还能启发学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(请写出至少两个问题)。(6分)

参考答案与解析:

相关试题

案例:<br />下列是两位教师“复数概念”引入的教学片段:<br />【教师甲】<br />为了解决x2-2=0在有理数集中无解,以及单位正方形对角线的度量等问题

[问答题]案例:下列是两位教师“复数概念”引入的教学片段:【教师甲】为了解决x2-2=0在有理数集中无解,以及单位正方形对角线的度量等问题,在初中,把有理数集扩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以下是两位教师用“一起”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:<br />设计一:(1)出示范句,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;(2)独立准备;(3)指名交流。<br />设计二:(1)出示范句,帮助

    [问答题]以下是两位教师用“一起”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:设计一:(1)出示范句,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;(2)独立准备;(3)指名交流。设计二:(1)出示范句,帮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案例:<br />在“有理数运算”的习题课上,有这样一道题:<br /><img border="0" src="https://img.z

    [问答题]案例:在“有理数运算”的习题课上,有这样一道题:问题:(1)判断学生甲.乙.丙的运算过程是否正确;(4分)(2)请指出学生运算过程中的错误,并分析产生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问题意识、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,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。()<br />对<br />错

    [判断题]问题意识、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,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。()对错A.对B.错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问题意识、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,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。()<br />对<br />错

    [判断题]问题意识、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,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。()对错A.对B.错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下面是数学教师王老师在一节习题课上的教学片段:<br /><img border="0" style="width: 485px; height: 31

    [问答题]下面是数学教师王老师在一节习题课上的教学片段:(学生思考后)师:谁来说一下怎么化简师:很好,说明你已经熟练掌握分母有理化的一般方法。把你的化简过程写在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案例:<br />在等差数列的习题课教学中,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:等差数列前10项和为100,前100项和为10,求前110项的和。<br />两位学生的解法如下:<b

    [问答题]案例:在等差数列的习题课教学中,教师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:等差数列前10项和为100,前100项和为10,求前110项的和。两位学生的解法如下:学生甲: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案例:<br />阅读案例,并回答问题。<br />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。<br /><img border="0" style

    [问答题]案例:阅读案例,并回答问题。下面是某位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。问题:(1)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点及其要点。(4分)(2)指出该生解题中的错误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。用中文作答。 <br />下面是两位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。 <br />Teacher 1 <br />Step 4: Homework

    [问答题]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。用中文作答。 下面是两位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。 Teacher 1 Step 4: Homework Write new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案例:阅读两位教师教学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主要流程,完成下题。<br />教师A:<br />一.阅读查疑<br />1.运用工具书,默读课文,疏通文意,<br

    [问答题]案例:阅读两位教师教学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主要流程,完成下题。教师A:一.阅读查疑1.运用工具书,默读课文,疏通文意,2.齐读课文,然后复述大意,概括文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案例:<br />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.性质,发展学生推理能力.几何直观能力等,一节习题课上,甲乙两位教师各设计了一道典型例题。<br />【教师甲】<br /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