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试题]

阅读下面甲、乙两段文言文,做6—9题。

[甲] 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环而攻之而不胜;夫环而攻之,必有得天时者矣,然而不胜者,是天时不如地利也。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尖利也,米粟非不多也,委而去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故曰,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;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以天下之所顺,攻亲戚之所畔,故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。

(选自《〈孟子〉两章》)

[乙] 子贡问政。子曰:“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”曰:“去兵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二者何先?”曰:“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”。

(选自《论语》)

6.解释文中加粗的字。(2分)

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

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

③足兵 兵

④民信之矣 信

参考答案与解析:

相关试题

二、文言文阅读(共14分)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,做6~9题。 [甲] 于是 -

[主观题]二、文言文阅读(共14分)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,做6~9题。[甲]于是入朝见威王,曰:“臣诚知不如徐公美。臣之妻私臣,臣之妾畏臣,臣之客欲有求于臣,皆以美于徐公。今齐地方千里,百二十城,宫妇左右莫不私王,朝廷之臣莫不畏王,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:由此观之,王之蔽甚矣。”王曰:“善。”乃下令:“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;上书谏寡人者,受中赏;能谤讥于市朝,闻寡人之耳者,受下赏。”令初下,群臣进谏,门庭若市;数月之后,时时而间进;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燕、赵、韩、魏闻之,皆朝于齐。此所谓战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(—)文言文阅读〈7分) ※阅读下面甲、乙两段文字,完成7~8题。 (甲)曾子曰

    [试题](—)文言文阅读〈7分)※阅读下面甲、乙两段文字,完成7~8题。(甲)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子?传不习乎?”(节选自《论语十则》)(乙)子墨子起,再拜,曰:“请说之。吾从北方闻子为梯,将以攻宋。宋何罪之有?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,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,不可谓智。宋无罪而攻之,不可谓仁。知而不争,不可谓忠。争而不得,不可谓强。义不杀少而杀众,不可谓知类。”公输盘服。(节选自《墨子·公输》)7.《论语》虽是语录体,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,各句联系紧密。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出自:()

    [单选题]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出自:()A .《孟子》B .《庄子》C .《老子》D .《孙子》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出自()。

    [单选题]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出自()。A . 《老子》B . 《孟子》C . 《大学》D . 《中庸》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强调的是()。

    [单选题]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强调的是()。A .地理优势B .团结互助C .一团和气D .领导和群众关系融洽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出自:()A、《孟子》B、《庄子》

    [单选题]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出自:()A.《孟子》B.《庄子》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孔子说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这种说法说明了()

    [单选题]孔子说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这种说法说明了()A .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 . 物质决定意识C .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 . 客观决定主观,主观反映客观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孟子说“天时不如地利、地利不如人和”,这种说法说明了()

    [单选题]孟子说“天时不如地利、地利不如人和”,这种说法说明了()A .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 . 物质决定意识C .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 . 客观决定主观,主观反映客观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这句话用了()的修辞手法.

    [单选题]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这句话用了()的修辞手法.A . 对偶B . 比喻C . 顶真D . 排比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“天时地利不如人和”属于()

    [单选题,A1型题] “天时地利不如人和”属于()A . 良好的人际关系B . 恰当地自我评价C . 情绪乐观稳定D . 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E . 智力正常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阅读下面甲、乙两段文言文,做6—9题。 [甲] 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三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