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单选题]

史料记载:“687年,或诬告(宰相)祎之,„„(武)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(人名)推鞫(审问)其事。本立宣敕示祎之,祎之曰:‘不经凤阁(中书省)鸾台(门下省),何名为敕?’”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“敕书”,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()

A .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

B .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

C .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

D .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

参考答案与解析:

相关试题

武则天当皇帝时,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,武则天很生气,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。办案人

[单选题]武则天当皇帝时,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,武则天很生气,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。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(命令)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:“不经凤阁鸾台(即中书省和门下省),何得为敕!”武则天大怒,干脆下令刘祎之“即家赐死”。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()A .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B .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C .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D . D.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汉武帝设置州刺史之初,州刺史掌管()

    [单选题]汉武帝设置州刺史之初,州刺史掌管( )A.军事权B.行政权C.财政权D.监察权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王允曾任哪州刺史后才被招回京?

    [问答题] 王允曾任哪州刺史后才被招回京?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刺史与州

    [名词解释] 刺史与州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()之“艺文志”记载:“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,于是有赵、伐之讴,秦、楚之风。”

    [单选题]()之“艺文志”记载:“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,于是有赵、伐之讴,秦、楚之风。”A . 《吕氏春秋》B . 《战国策》C . 《史记》D . 《汉书》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王无罪岁,则天下之民至矣。

    [名词解释] 王无罪岁,则天下之民至矣。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公元前106年,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,每州设刺史一名。刺史的主要职责是()

    [单选题]公元前106年,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,每州设刺史一名。刺史的主要职责是()A .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 .征收赋税,征发徭役和兵役C .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D .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管理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公元前106年,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,每州置刺史1人,刺史“奉

    [单选题]公元前106年,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,每州置刺史1人,刺史“奉诏条察州”,主要依据“六条问事”,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,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“二千石”的。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()A .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 .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 .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 .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(州),置刺史。当时刺史是()

    [单选题]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(州),置刺史。当时刺史是()A .州级地方行政官员B .州级地方监察官员C .具有行政职能的监察官员D .朝廷派出监察地方的官员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公元前106年,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,每一州设刺史一名。刺史的主要职责是()

    [单选题]公元前106年,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,每一州设刺史一名。刺史的主要职责是()A . 监察地方诸侯王和官员B . 征收赋税,征发徭役和兵役C . 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D .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史料记载:“687年,或诬告(宰相)祎之,(武)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(人名)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