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单选题]

甲工厂为增加产品销量,故意模仿某著名厂家乙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装潢,足以使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由乙生产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) 

A.甲工厂的产品如果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,就不构成侵权

B.尽管包装装潢类似,但是如果消费者经过仔细判断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属于甲工厂生产,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

C.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,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,故甲工厂行为属不正当行为

D.如果乙工厂没有就该包装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权,则甲工厂的行为合法

参考答案与解析:

相关试题

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产品销量,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认

[单选题]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产品销量,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。关于这一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)。A . 两种产品的包装类似,足以使消费者产生混淆,故乙工厂行为属不正当行为B . 尽管包装类似,如果消费者经过仔细判断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属于乙工厂生产,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C . 乙工厂的产品如果表明了自己的商标和厂址,就不构成侵权D . 如果甲工厂没有就该包装申请专利权,则乙工厂的行为就是正当行为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乙工厂为了增加产品销量,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。关于这一事件,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  )。

    [单选题]乙工厂为了增加产品销量,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。关于这一事件,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  )。A.两种产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乙工厂为了增加产品销量,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。关于这一事件,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  )。

    [单选题]乙工厂为了增加产品销量,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。关于这一事件,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  )。A.两种产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产品销量,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。关于这一事件,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  )。

    [单选题]乙工厂为了增加自己产品销量,模仿某著名厂家甲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包装,足以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是甲工厂生产的。关于这一事件,下列表述正确的是(  )。A.两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了解同类产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模仿其它同类产品。

    [判断题] 了解同类产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模仿其它同类产品。A . 正确B . 错误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差异小,消费者购买行为就()。

    [单选题]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之间差异小,消费者购买行为就()。A .简单B .复杂C .一般D .困难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甲、乙、丙三个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,其同期数据为: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总销量为100

    [单选题]甲、乙、丙三个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,其同期数据为: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总销量为100 000台、该产品的全市场应销售地区为38个。其中:甲企业产品的销售量是50 000台,产品投放地区数为26个;乙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为15 000台,产品投放地区数为29个;丙企业产品的销售量是10 000台,产品投放地区数为15个。根据材料,以下判断正确的是( )。A.市场覆盖率最高的是甲企业B.甲企业产品与乙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一样C.市场覆盖率最高的是乙企业D.三个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率都一样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甲、乙、丙三个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,其同期数据为: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总销量为1000

    [单选题]甲、乙、丙三个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,其同期数据为: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总销量为100000台、该产品的全市场应销售地区为38个。其中:甲企业产品的销售量是50000台,产品投放地区数为26个;乙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为15000台,产品投放地区数为29个;丙企业产品的销售量是10000台,产品投放地区数为15个。根据材料,以下判断正确的是( )。A.市场覆盖率最高的是甲企业B.甲企业产品与乙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率一样C.市场覆盖率最高的是乙企业D.三个企业产品的市场覆盖率都一样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了解同类产品广告诉求的目的是要()于其它同类产品。

    [单选题]了解同类产品广告诉求的目的是要()于其它同类产品。A . 等同B . 模仿C . 区别D . 打倒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包装装潢是()的重要环节,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起传递信息的媒介作用。

    [单选题]包装装潢是()的重要环节,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起传递信息的媒介作用。A .包装设计B .产品产品C .货品展示D .包装运输

  • 查看答案
  • 甲工厂为增加产品销量,故意模仿某著名厂家乙的同类产品的包装装潢,足以使消费者误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