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单选题]2011年8月2日19时许,何某驾驶出租汽车违反交通法规发生交通事故,将高某撞死。驾驶证被公安机关扣留。在取保候审期间,何某仍然驾驶车辆外出载客,并于同月18日7时许,将胡某撞死。在这两起事故中,何某均负主要责任。分析此案,下列说法中,正确的是()A . 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法定的一罪论处B . 对何某的行为应当以数罪论处C . 何某的行为属于实质的一罪D . 何某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
[多选题] 以下关于犯罪预备的说法错误的有()。A . 犯罪预备既可以是为了自己实行犯罪而预备,也可以是为了他人实行犯罪而预备B . 实施预备行为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的,属于犯罪预备C . 犯罪预备阶段可能同时成立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D . 对于预备阶段的中止犯,除了适用中止犯的规定减免刑罚之外,还应同时适用预备犯的减免规定E . 对于预备犯,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或免除处罚
[多选题] 按照刑法理论,实质的一罪包括()。A . 连续犯B . 继续犯C . 想象竞合犯D . 牵连犯E . 吸收犯
[多选题] 下列关于犯罪及其构成的说法错误的有()。A . 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、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特征B . 犯罪的时间、地点和方法可以依法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C .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,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,不负刑事责任D . 单位一般成员实施的犯罪,不属于单位犯罪E . 犯罪故意、犯罪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
[多选题] 根据《刑法》的规定,()体现罪刑相当原则。A . 对一切人的犯罪都应平等地适用刑法B . 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C . 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,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D . 禁止类推适用E . 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
[多选题] 根据《刑法》的规定,下列有关追诉时效的表述,正确的是()。A . 犯罪行为没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,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B .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,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C .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,人民检察院、人民法院、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,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D .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,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E . 在人民检察院、公安机关、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,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,追诉时效中断
[单选题]以某种犯罪为常业,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来源,或者犯罪已成习性,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一种犯罪行为,《刑法》明文规定对其以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是()A . 连续犯B . 继续犯C . 惯犯D . 吸收犯
[多选题] 关于共同犯罪的形式,下列说法错误的有()。A . 简单共同犯罪,是刑法规定的1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2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B . 一般共同犯罪,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实行犯罪C . 任意共同犯罪,指没有组织的共同犯罪D . 在刚着手实行或实行犯罪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,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E . 3人以上有组织地实施的共同犯罪,则是特殊共同犯罪
[单选题]在刑法解释中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的法律解释是()A .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解释B . 最高人民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C . 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检察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D . 著名刑法学者对刑法所作的解释
[多选题] 下列情形中,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有()A . 共同过失犯罪B . 故意犯罪行为与过失犯罪行为C . 同时犯D . 先后故意实施的相关犯罪行为,彼此没有主观联系E . 事前有通谋的窝藏行为
[单选题]关于犯罪既遂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()A . 法定的危害结果是否实际发生是判断结果犯是否既遂的标准B . 法定的危害结果是否实际发生是判断危险犯是否既遂的标准C . 法定的犯罪行为是否完成是判断行为犯是否既遂的标准D . 举动犯不存在犯罪未遂
[单选题]共同犯罪中,对于胁从犯,应当()A . 比照主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. 按照他的犯罪情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. 比照主犯减轻或免除处罚D . 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
[多选题] 根据《刑法》及刑法理论,下列表述正确的有()A .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,禁止绝对不定期刑B . 罪刑相当原则要求,对于预备犯,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C . 实施一个行为,同时触犯数个不同罪名的是想象竞合犯D . 犯罪行为自着手实施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以前,一直处于持续过程中的是继续犯E . 连续犯的追诉时效,从第一次犯罪之日起计算
[单选题]《刑法》第3条规定,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,依照法律定罪处刑;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,不得定罪处刑。该条是()原则的体现。A . 罪刑法定B . 罪刑相适应C . 平等适用刑法D . 罪刑均衡
[单选题]根据《刑法》的规定,下列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()。A . 年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,应当承担刑事责任B .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,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 . 醉酒的人犯罪的,应当承担刑事责任D .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的,应当从轻、减轻或免除处罚
[多选题] 关于罪数的表述,下列说法正确的有()。A . 刑罚执行期问的数罪,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漏罪或再犯新罪而构成的数罪B . 继续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罪过,且不论其持续时间的长短,都应以一罪论处C . 惯犯必须以现行行为已构成犯罪为前提D . 对于连续犯和对于继续犯的追诉期限相同,都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E . 以暴力、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,应以妨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加重处罚
[多选题] 根据刑法理论,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()。A . 对于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,应当从轻、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. 对组织、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,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、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C . 行为人身体受到暴力强制,完全丧失了行为的选择自由被迫参加共同犯罪的构成胁从犯D . 胁从犯,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E .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,应当从重处罚
[多选题] 根据《刑法》的规定,()体现罪刑法定原则。A . 对一切人的犯罪都应平等地适用刑法B . 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C . 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 . 禁止类推适用E . 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
[单选题]李某准备去刘某家行窃,购买了作案用的工具,并去刘某家附近观察地形,后因害怕受到法律处罚而未实施盗窃。李某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()。A . 犯罪预备B . 犯罪中止C . 犯罪未遂D . 犯罪既遂
[单选题]甲超速行车,民警乙拦截下甲的车子检查其证件,甲的证件系伪造,担心被发现后遭到严惩,于是趁乙不备发动车辆,乙紧抓住车门,甲驾车行驶一段路程后,突然刹车,乙被甩出去,摔成重伤,甲的主观方面的应认定为()。A . 直接故意B . 间接故意C . 过于自信的过失D . 疏忽大意的过失
[单选题]赵某持刀闯入女友王某的家中,声称要剁掉王某一只手,以教训她的不忠行为,面对王某的苦苦哀求,赵某将刀扔在王某的面前转身离去,依照刑法规定,对赵某()。A . 应当不处罚B . 应当从轻处罚C . 应当减轻处罚D . 应当免除处罚
[单选题]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()。A . 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B . 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C . 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,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D . 牵连犯是实质的一罪,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
[多选题] 根据刑法理论,下列有关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有()。A . 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物质体现,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则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的主体B . 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,而犯罪对象除非《刑法》有特别规定,一般不决定犯罪性质C . 所有的犯罪都有犯罪对象和犯罪客体D . 所有的犯罪都会侵害犯罪对象,但不一定侵害犯罪客体E . 直接客体是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,直接客体有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之分